我同事她今年39岁,她老公跟她异地工作,在非节假日的时候,她老公基本上都是不能回家的。而他们家里,就仅剩下我同事和她公公相处。

他们的户口在农村,但是他们在城里居住,而他们的农村老家又离县城不远,所以他们经常会回老家去,因为他们家里仅有她和她的公公在,所以每次回老家参加宴会,都是只有她和她的公公回去,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出现过很多次尴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他们老家离县城近,所以他们每次都会骑着电动车回去,每次都是她公公负责载她,回村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误会,以为她是她公公的老婆。有一次他们回村里喝喜酒,一个小孩喊她公公为爷爷,然后喊她做奶妈。

当时在场的人很多,那个小孩喊她奶奶的时候,她瞬间脸红了,感觉很尴尬,于是那个小孩的妈妈就告诉那个小孩,应该喊她婶婶而不是奶奶。后来那个小孩说:我每次都见他们一起骑电动车回来,她是奶奶。

童言无忌,但是却让她很尴尬。她曾经对我说,她刚结婚不久她老公就去外地工作了,她自己跟她公公在家里,很多时候都非常的不方便。有一回,她洗完澡之后穿着睡衣,拿着衣服到家里的阳台去晒。

她公公就一直盯着她,当时她就感觉很不自在,自从有过这种情况之后,她在家里,不论是睡觉还是在客厅,都不敢再穿着睡衣了,每天都是穿得严严实实的。她也知道跟她居住在一个房子里的那位老人,是自己丈夫的爸爸。

但是他毕竟也是个男人,他就算没有歪想法或者没有那个胆量,但是他那莫名其妙的眼神也很让人难受。她想让自己的老公回本地来一起工作,但是他老公又舍不得外地的高工资,她想跟她老公去外地工作,家里有老人,又不得不留人下来陪伴,防止意外发生。

有一次,她感冒发烧,在凌晨一点钟左右的时候,她想出门去医院,但是大半夜出门,又担心她公公会担心,于是她要出门的时候告诉了她公公。她公公担心她一个女人走夜路不安全,执意要骑着电动车送她上医院。

那天晚上,她公公骑着电动车载她去医院,巧合的被她老公的朋友看见了。她老公没有跟她打招呼,就直接从外地回来,跟她争吵了一番,最后还是叫她公公出来做证,证明那天晚上是他送着她去医院,她老公才平息怒火。

总之她跟她公公两个人在家里,有过很多尴尬。但是她又不敢跟她老公讲,她担心自己的老公会因为自己而跟老父亲吵架,弄得家庭不和,同时也担心跟自己的老公讲之后,老公会说她容不下自己的父亲,说她不孝顺,所以她只能忍着。

她老公每个月都会自觉的寄生活费给她的父母,非常的孝顺。将心比心,她也要孝顺她老公的父亲,在家照顾他老公的父亲的饮食起居。所以她一直选择让步,让她老公在外地工作,而自己在家照顾她老公的父亲。

她的公公65岁,跟提问者所问的63岁的公公区别不大,根据她所述的经验,跟自己的公公相处,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孝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跟自己的公公相处,要把他视如自己的父亲。只有将心比心,孝顺自己的公公婆婆,老公也才会孝顺女方的父母。

同时跟公公相处,要多加一份客气。因为无论有什么事情,自己的父亲总是能包容和理解自己,但是自己的公公,不一定都能包容和理解自己。所以不但要孝顺,还要客气。

第二点,忍让。大部分六十几岁的老人身体还是很硬www.nfysw.com朗的,所以他们也会替子女分担家庭的重担,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难免会被他们批评。

因为他们年长,所以见过的世面以及生活经验会比较丰富,有时候做为子女,做得不对的地方,他们可能会唠叨得比较多。

所以跟自己的公公相处,都要耐住性子,要学会忍让。即使他说得不对,也应该保持和气的语气态度,跟他进行商量,不可发脾气。

第三点,避嫌。虽然说脑子和嘴巴都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想或者怎么议论,我们都管不着。但是人言可畏,人要脸树要皮,为了不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是公公的老婆,所以应该避嫌,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避嫌可能会导致公公,自己,老公的名声都受损,因为别人以为公公娶了一个年轻的妻子,而别人以为自己嫁给了一位老人,而别人也可能以为老公的妻子出轨或者说他已经离婚了,总之会引起很多误会。

同时,公公虽然是自己老公的父亲,但是他毕竟也是男人,男女有别,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嫌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