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资料图片)

和无线网络的提速

使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

越来越多

而诈骗分子也开始伺机而动

他们利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

“共享屏幕”功能获取受害者的信息

进而实施诈骗

近期非常多被骗的群众会有这种疑问,过去诈骗分子会叫事主将资金转到指定银行卡内,但是因为群众反诈意识有所提高,明白不能随便给陌生人转账。

所以,诈骗分子改变花招,在诈骗过程中不再要求事主给指定账户转账,而是让事主下载视频APP打开屏幕共享,将所有银行卡内的资金归集到自己名下银行卡内,让事主放松警惕,最终导致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录屏操作,也就是说,你本人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都能同步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输入密码、收到信息弹窗等,对方轻轻松松掌握。

开启“屏幕共享”后,信息是如何被盗的?

共享屏幕是大部分网络会议软件中都具备的功能,便于实时演示或教学,只要打开了共享屏幕,你手机上的任何信息都会被对方一览无余(包括输入的支付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等)。

所以当事主在与诈骗分子共享屏幕时,就相当于把你的银行账户交给骗子操控,也就等于你和骗子共享了钱包

真 实 案 例

陈先生接到一个“09”开头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声称陈先生2018年在京东APP上开通了白条和金条的功能,如果不及时关闭这些功能会影响其征信。

随后,“客服”教陈先生点开京东金条APP查看年利率,并让事主在应用商城上下载“网易会议”APP。陈先生下载APP后,根据客服提供的会议ID加入视频会议。视频会议中,“客服”声称如果想要调低年利率,还要下载“云闪付”APP,并让陈先生在APP设置里打开链接与共享功能,接着开始屏幕共享,指引事主打开各个网络银行APP填写个人资料。

但就在陈先生填到一半的时候,公安机关的劝阻热线及时联系上陈先生,并告知与其聊天的是冒充客服的诈骗分子,千万不要进行转账。接完劝阻电话后,陈先生没有听从“客服”继续操作,但由于对方一直在视频会议中呼叫,陈先生一时间犹豫不决。

过了一会,“09”开头陌生电话又给陈先生打电话,“客服”声称是他叫公安机关给事主打电话的,由于陈先生断开时间太长了打断了之前的操作,叫其重新加入视频会议进行操作。

陈先生没有多虑,还以为对方是能帮他“省钱”的客服,随后继续进行屏幕共享,并在各网银APP上填写个人资料和做人脸识别,甚至还当着“客服”面前输入银行卡密码,最终被骗走人民币18.8万元。

诈骗套路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或者是各种平台的客服,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事主实施精准诈骗。

引导下载软件

在取得事主信任之后,诈骗分子会引导事主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这些会议软件几乎都能在软件应用市场直接下载,事主也会进一步打消疑虑,增加上当受骗的几率。

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而获取密码、验证码重要信息实施诈骗。

来源:反诈之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