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异史氏曰】平克在《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中说:“从格莱斯开始,许多理论家们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一种语言中的规则、一种文化中的背景信念(background beliefs)以及人类理性的共同知识是成功交际,尤其是通过会话含义实现的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共同知识在语言中很可能还起着其他作用。对于一个特殊请求或提议的共同知识很可能是双方当事人被迫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类型的先决条件,而纯粹的个人知识(mere individual knowledge)却不是(尽管双方都了解同样的事实,但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知道这一事实)。假如你心里明白我向你发出了性邀请并拒绝了我,我心里也明白我向你发出了性邀请被你拒绝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假装它从未发生过,而且,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做朋友(或至少假装做朋友)。但如果我们确切地知道彼此对这一事实也都很清楚,那么这种哑谜就再也无法继续打下去了。”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共同知识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可能起到的其他作用。根据格莱斯等理论家的假设,语言中的规则、文化背景信念以及人类理性的共同知识是实现通过会话含义的成功交际所必需的条件。共同知识不仅在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可能对特定请求或提议产生影响。例如,在一个人向另一个发出性邀请并被拒绝后,如果双方彼此明白这一事实,他们很可能需要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类型。然而,如果他们只是个体知识上都了解这一事实而不相互知道对方是否也了解,他们可以假装它从未发生过,并且仍然可以继续保持朋友关系(或至少假装如此)。然而,一旦双方确切地知道彼此都清楚这一事实,则无法再继续保持哑谜,于是尴尬乃至恼怒就可能发生。当然,许多时候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不愿意承认或者挑明自己知道某一事实而已。人们选择保持沉默或者敷衍,可能涉及利益和权力关系等复杂因素,而非为了维护社交和谐和个人形象。 打哑谜就成了不二选择。其实双方心知肚明这样的是这种关系不过是维持给他人看的。平克接着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故事中的国王光着身子,但其他人却不敢直接指出这一事实。小男孩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打破了观众的羞耻心理,引发了哄堂大笑。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使人人都看得出皇帝光着身子,但因为担心别人和自己得出不同结论,所以大家保持了沉默。然而,小男孩的话相当于一种解读,它向所有人传达了一个普遍共识:大家都知道了皇帝没有穿衣服。这种传递信息的力量,使得在场的所有人获得了一种解放感。”我的理解是,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具有启发思考、打破僵局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有一个人勇于说出真相或者独特的见解,就可以改变整个局势,引发共鸣和笑声。总要有人站出来挑明真相,否则假象就回替代真相。问题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像小男孩那么天真幼稚,更没有那份勇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