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你相信V2X+AI能让自动驾驶更容易落地吗?”
这两天,海外很多科技知名UP主,如Karl Conrad、Dom Esposito、Shane starnes、Jonathan Casey,不断在一则自动驾驶路侧技术视频下@马斯克、waymo、cruise等一众科技大佬和知名企业。
视频中,自动驾驶车辆全程无接管应对开放市区的复杂道路,但这不并是让大家惊诧的点。真正不可思议的是,视频中的车辆,完完全全遮挡了所有的车载传感器。这意味着,这辆智能汽车,几乎变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盲人”。
(资料图片)
要知道,仅通过路侧智能设备实现城市开放道路的L4级自动驾驶,这很可能是全球首次!
整个自动驾驶过程由蘑菇AI数字道路基站2.0(Mogo AI Station 2.0)完成感知、计算、通讯,并下发红绿灯灯态、行人预警、路面状况预警、前车刹车预警等信息给车辆,帮助智能汽车安全实现路权博弈、提速、超车、自主变道等高难动作。
这样的能力让这些海外科技KOL纷纷转发,还惊呼:
中国数字道路技术已经站在前沿,很有可能制定行业标准。来自中国的蘑菇车联通过“AI+V2X基础设施”让自动驾驶汽车走进现实。太酷了!有V2X基础设施的城市中,自动驾驶车辆将更有可能大规模落地!
国际知名科技媒体TechMediaToday和TGDaily也于当地时间3月27日、28日分别报道了此次事件。
拥有大量年轻读者的新兴科技新闻网站TechMediaToday在报道中指出:“蘑菇车联只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一个缩影。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
成立于1998年的全球知名科技媒体TGDaily报道称:“中国的蘑菇车联将“车—路—云”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展现出了什么样的能力?视频中,车辆在遮蔽车端全部传感器的情况下,安全完成城市开放道路L4级别自动驾驶任务。途径多个复杂场景路段,车辆均能应对自如。
比如在路口,蘑菇AI数字基站会提前将红绿灯情况下发到车辆。
如果是“传统”自动驾驶车辆,这个过程涉及到车端摄像头捕捉图像数据,再由算法进行识别。
但这次的自动驾驶汽车摄像头已经被遮挡,所以是通过路侧智能设备将红绿灯结果传输到自动驾驶汽车上,来实现红绿灯的识别和应对的。
再比如,面对横穿马路的行人,车辆会提前主动采取避让动作:
对于以往的ADAS,除了摄像头捕捉的图像数据,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障碍目标,通常还需要激光雷达的数据作为系统互相验证的冗余保障。
但这次连车上的激光雷达也被遮蔽起来。
让ADAS“致盲”,还拿掉了他手里的“导盲拐杖”,全部靠路侧设备为车辆输入决策依据的数据。
路上的实时路况包括动态目标的车、人,基础设施层面的交通标志、信号灯,以及路面突发状况事故、施工等等,都由安装在路端的AI数字道路基站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实时感知、识别、计算,然后发送到车端。
也就是说,除了采取“避让”,这套系统还能完成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动作。
比如面对低速车,路侧智能基站会提供相关决策数据,帮助本车进行主动的变道超车:
还有路口无保护转向:
没有任何车端传感器的主动输入,但从交通数据的获取量和AI算法的算力需求满足来看,视频中的路侧技术在安全层面提供更远、更多、更丰富、更及时的数据,以及安全的双重冗余。
通过云端系统从全局入手调控某一区域路段的交通流,还能最大程度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这也是为何这条不依赖车端传感器、只使用路侧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视频在海外火热出圈的原因。
一反传统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效果惊艳的背后,还有更多维度值得去比较探讨。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震撼外国科技圈的这段视频,来自蘑菇车联,一家主打车路云一体化的国内自动驾科技公司。
他们这一套软硬件一体的标准化产品叫做蘑菇AI数字道路基站2.0,是道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可大规模、快速部署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景区园区等。
△
车端、路端相配合,两个系统还互为冗余,这样就提高了整个自动驾驶的可靠性。
加上其背后的云平台,就真正实现了国家一直在倡导的“车路云一体化”。
海外科技圈KOL和媒体们惊叹于蘑菇车联的路侧技术,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斯拉为代表的单车智能,经过马斯克数年布道,几乎成为唯一的自动驾驶经典教条。但蘑菇车联仅用蘑菇AI数字道路基站实现了城市开放道路L4级别的自动驾驶,向他们展示了一条自动驾驶落地更加稳健可靠、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更好的可能性道路。
而且他们纷纷@马斯克和cruise、waymo这些科技企业,其实还有一句没有明示的潜台词——
这样的方法,海外可能做不到。
关键词: